近幾年三峽老街修葺完成,總覺得似乎該去探上一探,但人懶且無車,想到搭公車前往路途甚遠,往往打消念頭。倒是常有機會收到親友饋贈的牛角麵包,滋味酥香,牛角麵包似有取代祖師廟成為個人三峽記憶的趨勢。
說「再訪」是因上回訪三峽老街已是十一年前,當時端無任何牛角麵包店,老街上多數老店都收了,遊客們多是來參拜祖師廟,一訪李梅樹精雕的畢生心血。而九月的某一天,剛好要到三峽處理點事,想到很久沒逛老街,全家人就順道一遊,走走看看吃點小食也是趣味。
抵達老街外圍,剛好遇到台北縣政府舉辦「舊愛古早味」活動,人潮眾多,擠得水洩不通。四周亦有臨時搭起的園遊會熟食攤,其中一家店名甚有趣味,喚作「聖巴黎焦糖滷味」,既是中西交融又是甜鹹並具,實在太炫了:P
走入老街,閩南式的紅磚拱廊,依稀可以辨出清式的商街風格;更引人目光的是巴洛克式的雕飾山牆,此屬大正時代市區改正後的風格,日本人在紅磚樓上加上牌樓,使立面看來完整一統,這樣的建築特色常逛迪化街(右圖)的遊客應該不感陌生。
老街其實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看,不過既然是跟家人出遊就不大宜杵著盯建築老發呆,這種事留著自己跑古蹟時做就好,回到正務吃吃喝喝才是王道:P
老街上最多的當然是牛角麵包店,每家店都說自己是創始店,究竟何家是正牌可能要請在地專家指教。後來大家挑了這家店,店名和某家國中小教材出版K社似有關聯,害我差點以為出版社董事長轉戰投資牛角麵包(搞不好還比較賺?)。此家號稱有專利的牛角冰淇淋,好奇心驅使下買了一份,盛裝冰淇淋的牛角麵包滋味普通,葡萄香草口味嚐來頗像飛壘口香糖,重點是要價89,看來一份牛角冰淇淋真的比賣課本還要賺:P 雖然牛角冰淇淋踩到地雷,但一般的牛角麵包倒是還蠻好吃的。
路旁有一對姐弟檔獻藝拉小提琴籌學費,自力救濟精神可嘉,但令我不解的是前面擺了大籃,裡頭躺了隻乖巧虎斑貓,莫非打賞要給貓餅乾?還是這是貓的諷刺:「你們拉提琴賺錢實在遜,俺躺著裝可愛就能賺。」?
中段有家賣塔香炒滷豆干的滋味頗好,適合邊走邊吃當小點心。另有家豬血糕,不但排隊的陣勢驚人,老闆的吆喝聲亦不遑多讓。既然久久才來一次,不妨就排個隊買來嚐鮮。只是我不大愛軟爛口感的豬血糕,醬料也不算出色,我心目中的第一還是士林福林橋下傳說中的豬血糕。
圖說:免驚熱之鐵砂掌就是這麼練成的。
最後來到祖師廟,因為門口有階梯,不方便推輪椅入內參拜,僅在門口合手拜了一下。
這趟逛遊下來,不知是看得太過隨興,還是沒聽導覽解說,實難感受三峽這個染料重鎮的往昔風情,覓不得藍染的緣由脈絡。迪化街與延平北路尚能聞得茶香,織起民初茶葉發展與地方建設的關聯;三峽老街修復了古蹟立面外殼,但內裡似少了點歷史與記憶的深度。或是我疏漏了太多線索,往後再有機會,再自己來細細賞看老街點滴吧。
2009年11月11日
再遊三峽老街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3 則留言:
這十一年的過往雖然看似短暫,但是三峽老街卻在這之中差點面臨拆除的命運呀。畢竟那時代的商家總認為老舊房子是阻礙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因,古蹟保存的概念尚未成型。
老實說,在那個時候「忽然認知」到文化產業轉型的這種轉變,從當然資料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,非常地戲劇化押。
焦糖滷味的表情抓的真好(大心)
金牛角正牌老店位於要往老街方向的一條巷子(信義街)里 叫福美軒~~
文化路7-11對面小巷子裡~
@Claire
謝謝妳的推薦,下回有機會去我也買來吃吃看:)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