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flickr.com

2008年2月11日

Same Girl, Different Cities

龍山寺 Lungshan Temple
國外旅遊對一般人來說是脫離空間桎梏,強化感覺體驗能力的旅程。起因可能是對自己長期居住的環境感到厭煩憎恨,那霪雨悶溼的天氣是揮不去的黏膩,再望見穿梭不停的機車與人群交織成的紊亂,鬱積浮躁的心情就更加低落。

聖心堂 Basilque du Sacré-Cœur

因此巴黎聖心堂(Basilque du Sacré-Cœur)這樣的一張相片,不免讓我們起了憧憬;這是我們所不熟習的城市,亮藍晴空與宏偉白色教堂建築傳達了一切終將撥雲見日的訊息,平和的氣候彷彿午後微風撫過那般放鬆,引人觸動一訪花都的想望。

這樣一張帶有藝術與期待意義的相片,確實傳達了某部份的真實,但那是一種被侷限的真實。現實的巴黎人可能冷淡,講法語比說英語高等,地鐵列車永遠不候人,錢包永遠在哭喊它的空虛。在相片篩選的過程中,我們省略了無聊,捨去了煩悶,壓縮了焦慮,呈現花都完美的一面。然「真實」的巴黎,卻不是僅數個精彩鏡頭可以言盡的。

就學時曾在北美館看荒木經惟的攝影展。當時還太年輕,不能體會荒木要表達的意涵。但他當時所說的:「台北擁有一些東京已然消失的慾望與活力。」卻留給我很深刻的印象。他感受到城市獨有的氛圍,嗅出城市的生與死。

我沒辦法做到像大師這樣。但這幾年,確實也感受到台北,有些什麼正在消失當中。

如果能以美學的藝術角度欣賞東京與巴黎,那麼怎不能拋開情緒需求未獲滿足的怨懟,以相同角度真切地觀看我所生長的城市?惡劣的天氣與醜陋的建築各處皆有,美好的事物不會只待身處異國才能覓得。在台北這片看似荒蕪的寂城,還有很多美好的畫面與故事等著我去捕捉書寫,就看我的心能不能去發掘它們了。


附註:
1. 標題改自 Whitney Huston 與 Deborah Cox 合唱之 Same Script, Different Cast,內容跟本文完全相關 :)
2. 標頭相片攝自萬華龍山寺。
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像妳這麼靈慧的人,只要有心,能在荒蕪的台北城,挖堀出有趣的事物的:p

--
過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年,回來以後,就發現妳家文章,滿坑滿谷了哪!

chatte 提到...

@咪醬
靈慧是不敢當,我只希望我不要腦殘到「零慧」就好--這在工作後精疲力竭的時候很常發生。

年假托重感冒的福,幾乎全窩在家包餛飩養病。有些文章先前已起了頭,就接下去寫,有些臨時想到,昏昏沈沈敲敲打打又出一篇。

寫的速度趕不上想的速度,我還想嘆年假太短呀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