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flickr.com

2008年8月23日

你我都是台灣博物館

台灣博物館
近來看展人潮都被歷史博物館的米勒吸去,台灣博物館百歲特展「百年物語」顯得冷清,廣場上靜臥的兩尊銅牛對比外頭繁忙交通,行走其間,宛若踏入鬆散的時空。

憑捐血戳記免費參觀的明信片進入展場。「百年物語」展旨在強調物與人的關係;看博物館如何藉著「收藏」來建構台灣自身的意義。裡面展示了台灣動植物標本、藍地黃虎旗等歷史文物,讓群眾透過這些「物」來觀看台灣生活,理解台灣族群歷史。

台灣博物館

孩子們明顯對樓下「活的科學」互動展較有興趣。這不意外。本展不算奇炫,染上歲月光澤的老象骨龍宮貝大王花顯然都是過時的話題,有一些甚至是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間,平實一如妳我會使用的筆、生長於窗外的冬青樹、飯桌上的魚,靜置於櫥窗裡。那些物品帶著累時記憶,可能是參與了重要的會議(中美共同防禦條約),可能有背後的故事(收集者被蛇咬死),一一作了歷史見證。

台灣博物館博物館收藏的不僅「物」,亦有「聲音」。會場播放了孫逸仙的演講歷史錄音。看著老孫雕像,撇去偉人無謂政治頭銜,雙眼皮與稍顯細柔的嗓音特質,揣想老孫或許私底下優柔寡斷、固執、悶騷,甚至可能多情風流。


凝視物,也凝視人。隔著玻璃對望,嘗試理解所含的訊息,解讀過往歷史,賦予新義。


可能是一張照片。一枚婚戒。一則語音留言。一支用過的筆。一片常聽的CD。一杯沒喝完的咖啡。一件沒再穿過的洋裝。一個海邊撿來的貝殼。一個國外免稅店買回來的紀念鑰匙圈。我們收藏,我們展示,我們相遇,我們對望,藉由收藏之物說明我們如何建構自我意識、生長環境、知識累積,以及生存信念


所以你與我,也是移動中的台灣博物館,對不?展期有多長?我想,就一輩子這麼長。
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